分享到:
2022-04-22
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攻坚阶段,数万名家在上海、工作在上海、出差上海的同学,被就地隔离或居家办公。面对疫情,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党支部,从国家大局出发,多措并举,倡导和支持在上海的党员、广大员工参与保供以及社区志愿服务,并为他们量身定做了“在沪抗疫员工志愿者守护计划”,包括专项抗疫保险(保障期间如员工确认新冠或被要求集中隔离观察均有一定赔付)、志愿服务防疫物资报销、手机话费报销等保障。有了这样的机制保障,阿里员工在抗疫的重要关头,积极投入一线抗疫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“守护计划”上线后48小时内,就有4100多位员工抗疫志愿者申请了专项抗疫保险。很多阿里人在“守护计划”下方留言,他们说:“感受到阿里大家庭的温暖,员工的贴心靠山”, “一群有情有义的人,你们的安全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”, “这个时刻,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资,更多的是这种安心和底气”……
上海抗疫期间,众多党员和优秀员工冲锋在前,体现了阿里人的担当,阿里人的温度。
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不必等候炬火
饿了么行政部贺小龙是一名有着十二年党龄的老党员,看到上海疫情下保供和社区服务面临的挑战,他和小伙伴们4月1日发起了针对在沪阿里员工的志愿者召集行动,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超过了预想。据不完全统计,已有上千名阿里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以外,主动请缨担任抗疫志愿者,更有源源不断的在沪党员和员工投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,他们帮邻里买菜发菜、检疫防控、运转快递、清运垃圾、努力运转社区的生活环境,保供上海最后一公里、最后一百米、最后一米,帮助社区居民和困难群体共渡难关。
为了帮助老百姓送菜,她把刚满周岁的孩子断奶
盒马员工何艳君是一位妈妈,也是一名十多年的老党员。在保供单位盒马上班,她能更早地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:3月下旬开始,封控小区越来越多,居民订单量越来越大,很多配送小哥也在封控区内,运力缺口逐渐撕开。盒马组建了私家车义务配送队,数百名员工在自家的汽车里装满菜,奔赴各小区。
看到上海现状,她义无反顾冲在了最一线,为老百姓配送各类急需物资。 “我想去一线送菜。”何艳君跟老公说。“把咱家的SUV开出去,我和你一起。”老公赵晨回。可孩子怎么办?两人的宝宝波妞,刚刚满周岁,还没断母乳。挣扎了整整一夜。夫妻俩做出了决定:波妞的母乳断掉,送到外婆家,小两口出门做“大白”送菜。 夫妻俩轮流开车,副驾驶就负责规划路线、沟通订单。车子少则装二三十单,多的要送四五十户,座椅下的缝隙也塞满商品。“这样能提高效率,抵得上10辆电瓶车的配送量。”
(图说:夫妻俩的SUV,变成送菜车)
防护服不透气、憋闷,搬货、送菜时就像蒸桑拿一样。最尴尬的是上厕所,为了节省时间,夫妻俩尽量少喝水,午饭换成能量棒。为了能多送几户,有几天,何艳君穿上了成人纸尿裤。 小两口有天接到了一单“急活儿”:接到一位陌生母亲的电话,二胎宝宝,只有42天大、乳糖不耐受,需要特定品牌的奶粉,家里的奶粉罐见底了。小两口跑了三家店,攒到了6罐。深夜零点终于送到了小区。宝宝父亲在小区门口感谢:“谢谢,真的谢谢你们,这是救急奶粉啊。”
夫妇俩至今已为数百户封控小区居民送菜,车程总计超过3000公里。而波妞在外公外婆家,也很争气,没有一点哭闹,跟橡胶奶嘴相处得很好。
组织高效能的志愿者团队 让公益更有乐趣
孟思妤在阿里公益部工作,有长期做公益的习惯和基础。小区封闭后,她发现居委会人手不足,马上主动号召组建了志愿者团队,“我自己就是做公益的,这时候更得发挥作用。”
结合丰富的互联网公益工作经验,孟思妤和其他小伙伴对小区的很多服务工作做了优化:最开始做核酸,一户一户下楼,但是发现大家穿衣服的速度不一样,有人早早出了门,到了电梯发现上面已经有人了,很多人在电梯门口等了很久。之后他们做了改革,志愿者在楼下等一户下来之后,马上按下一户的门铃,下一户才出门。收垃圾的时候,大家在同一个时间轮流把垃圾放到电梯里,然后都按一楼。这样,所有的垃圾回到一楼,就不用一层一层走着收垃圾了。
人心都是肉长的。没过几天,志愿者们发现,大家会在发抗原的袋子上写着:“辛苦了,谢谢志愿者”,还有居民会主动给志愿者送口罩和手套等消毒用品,放在门口,写着这是给志愿者的。在志愿者群里,所有人互相帮助,例如,告诉对方怎么高效穿脱防护服。
一起做志愿者的,很多是宝妈,没有接种过疫苗,但也愿意做线上志愿者。孟思妤一想,不仅要关注物资困难,也要心理健康。在她的倡议下,年轻人们在网上把隔离日子“玩”出了花样。他们把蔬菜摆成了一个娃娃的造型,“收到的食材有限,但是也想着法子,变得有意思一点,鼓舞大家。”
孟思妤觉得,所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行动,让冷漠的疫情变得温暖。就像自己日常在阿里公益做的“人人3小时”一样,随时公益随手公益,让更多普通人帮助普通人,让社区充满了关怀和爱。
三城接力,四次转运,和时间赛跑只为罕见病患儿喝到特殊奶粉
4月16日下午,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病友群出现一条求助信息:上海多名丙酸血症、甲基丙二酸血症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储备不足,其中一名患儿已经出现休克症状。16点25分,阿里健康杨栋栋接到了来自病痛挑战基金会的求助电话。杨栋栋在阿里健康负责公益项目对接,他当即决定,在阿里各群和内网发贴,向所有阿里人求助。很快,菜鸟物流确认可以承接本次配送任务,半个小时内,阿里健康、菜鸟30多名工作人员组成项目群,形成了一个“人肉接力配送”方案:奶粉无法在一天时间内通过物流直达上海,那就选择一个距离上海较近的中转城市,先由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、阿里健康工作人员携奶粉至中转城市,然后通过菜鸟转送至上海。
17日18点24分,乘坐G17次高铁的杨栋栋一行抵达南京南站,从携奶粉出站到与吴新雨完成交接,将奶粉装上车,用时不到30分钟。吴新雨接力后,立刻启动车辆,告知在菜鸟南京仓等候的盛宇同。40分钟后,10箱奶粉在菜鸟南京仓装上开往菜鸟上海嘉定仓的物流车辆。
18日凌晨1点,从南京仓开过来的物流车抵达菜鸟嘉定仓,仓内工作人员连夜将10件奶粉装上配送车辆,以便第二天第一时间配送给患儿家庭。配送司机为了节省时间,当天晚上在车上睡了一夜。早上6点,配送车辆开往市区,8点30分,第一个患儿接到奶粉,下午15时,9个求助患儿家庭都收到了奶粉。1300公里,一场爱的接力圆满完成。一位患儿的母亲收到奶粉后在病友群感叹:“孩子的病让我们饱受折磨,疫情中我们感受到真情,好人一生平安!”
“你在前线冲锋打仗,我们为你保驾护航”
从志愿者发起人饿了么党员贺小龙,到把刚满周岁的孩子断奶送到外婆家的盒马党员何艳君,到优化志愿服务效率的公益部优秀员工孟思妤,再到阿里生态BU员工自发成团,三城接力,四次转运,跨越1300公里让罕见病患儿喝到特制奶粉的行动,这些志愿者在关键时刻的勇敢和付出让我们深深感动。他们仅仅是众多阿里党员和优秀员工的小小缩影,还有许许多多冒着风险穿梭在社区里、穿越在城市中的阿里配送员、志愿者、公益人,传递着爱与温度、满满的社会责任感。在他们奋斗的背后,是基金会党支部发起的对志愿者的保障机制和满满的关心,让员工冲锋在前,感到安心和底气,感受到组织的温暖。
一个个抗疫志愿者的行动,既是阿里党员和广大员工此时此刻非我莫属的膝跳反应,也是组织长期引导培育和机制保障的结果。从2015年9月10日起,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,阿里员工开启每人每年3小时公益行动,并制定了一系列机制:有集团最高荣誉并由合伙人颁发的“阿里巴巴公益榜”;有员工公益项目孵化基金;有员工公益幸福团运营机制等……“你在前线冲锋打仗,我们为你保驾护航”,希望这样的保障让好事不难做,让付出者感到温暖,让互联网+党建公益的模式不断引领和激发更多人,在国家和社会危急时刻,不畏艰难,勇于付出,为他人和社会带来温暖和力量。